《在爱里相遇》家事导师

2012-10-04 22:05:54出处: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出版中心作者:佚名

我要分享

  做一个母亲、一个家事导师,最需要的是‌“趣味的希望”,而不是‌“耐心”。孩子常常希望你能陪着他一起做家事,而我总在陪伴的当中怀抱一种希望,希望他们也能得到一种非常单纯的乐趣。

  星期天的早餐之后,我加入了孩子们的清洁工作。和孩子一起料理家事的时候,时光仿佛倒流回自己的童年,母亲带领着小小的我,学习家事的技巧,领略工作当中的乐趣和工作之后的成就感。

  我的家事学习开始得很早,小学四年级的时候,母亲已经把一整个家的清理工作交给了我。我的父母很勤奋、工作很忙,因此我一心一意想为父母分忧解劳,希望他们结束一天工作回家的时候,一切家事都已经做完,而且做得很完美。

  我是家里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,因为父亲是家乡的中学校长,父母亲不希望我们一直被特殊对待,所以一上中学,就一个个把我们送到台北去读住宿学校。我上四年级的时候,长我三岁的小哥哥也离家了,我因此感到非常寂寞,放了学总会想起哥哥姐姐,先独自伤心地哭上一回,然后坐在房间里开始想,我该怎么动手把家里打扫一遍。现在回想起来,真是感谢自己有机会接受这样的生活训练。

  当时,我们的家是一栋近百坪的日式庭园房子,我必须非常有组织力,才能在时间内把许多事做好,因此我是从生活里学会‌“时间管理”和‌“工作效率”的。母亲虽不曾要求我把家里打点到什么程度,但由于我很仰慕她的生活品味,因此她不需要要求我,我也会要求自己。小小的我模拟着妈妈平常安排家事的方法,学习管理自己身边的大小事。

  妈妈只要一有空,就教我做很多事,烹饪的、缝纫的、清洁的;她也为我读日文杂志,在那些美丽的照片里学习不同的生活。我印象很深刻,杂志里有一个国际牌的家电广告,画面上是一个好可爱的四五岁小女孩,她跪坐在榻榻米上烫着一条小手帕,旁边只有一句话,翻译起来的意思是——‌“妈妈是最初的老师”。我的母亲一直是这句话不遗余力的实践者,我也希望自己能持续努力,追随在这个责任信念之后。

  想想今天早上我和孩子们做了些什么?我们研究床罩怎么铺会更好看;我们洗碗时察看了许多清洁的小细节;我们还一起听了点音乐。这些事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做,但做一个母亲、一个家事导师,最需要的是‌“趣味的希望”,而不是‌“耐心”。因为孩子时时会使你失望,她们有时很不爱做家事、有时无法自动自发,如果我们只用耐心去带领,那太消极也不够有趣。孩子常常希望你能陪着他一起做,而我总在陪伴的当中怀抱一种希望,希望她们也能从中得到一种非常单纯的乐趣。将来有一天,当妈妈不再陪伴的时候,她们和生活也能产生这么愉快、这么单纯的互动。

  照片中,朋友与她的小女儿来我家帮我们的新居上窗帘。母女同工的画面,让我想起了每一个母亲都曾是孩子成长中的家事导师。

  我想带领孩子去领略‌“动手做”的美好,让她们和生活产生愉快而单纯的互动。(图说)

  我与母亲一起做家事的习惯,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过,只是现在我们变成互相欣赏的‌“家事朋友”,不论武艺的高低,但论学习的心得。这样的亲子关系真切而美好,是许多专家建议也无法帮忙建立的。如今,我的家事导师虽然年已七十却宝刀未老,一道‌“咖哩螃蟹”让她一线连起美国的大姐、曼谷的我和台湾的她。‌“每个人都要做做看,好吃极了!”妈妈在电话中这样叮嘱我们,当然是要做的。

  因为有这么一个家事导师时时在督促我们,让我更想带领孩子去领略‌“动手做”的美好。把衣服折得整整齐齐很快乐,把餐桌布置得漂漂亮亮也很快乐;把混乱化为平整很快乐,照顾别人更快乐。身边的快乐这么多、这么实在,我要她们一样一样都懂得。

账户未绑定手机号

绑定 ×
绑定手机 ×